货币共9.6万字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_《货币》纪录片主创团队

时间:2016-09-30 15:57 /虚拟网游 / 编辑:顾明珠
主角叫柴尔德,牛顿,约翰的小说是《货币》,这本小说的作者是《货币》纪录片主创团队倾心创作的一本网游、未来、机甲类型的小说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威尼斯圣莫伊赛用堂 让–马克·丹尼尔: 约翰·劳的过人之处在于,他认识到信用在经济里面所起的作用。他认...

货币

小说篇幅:中短篇

阅读指数:10分

更新时间:06-29 10:22:51

《货币》在线阅读

《货币》第19部分

威尼斯圣莫伊赛

让–马克·丹尼尔:

约翰·劳的过人之处在于,他认识到信用在经济里面所起的作用。他认识到信用是生产因素之一,决定着经济活和经济增。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。约翰·劳是一名先驱者,他透彻地了解了什么是货币,他的问题在于他走得太、太远。

今天,很多国家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来疵汲经济增。有人说,约翰·劳就是这一做法的发明者。

通货膨,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

纸币的出现让通货膨章纯得更容易,因为不再需要通过工匠去减少铸币中的贵金属成分,只要拥有货币发行权,其当货币成为政治家手中的武器时,通货膨得更加容易。

当通货膨来临,钱越来越不值钱,纸币的面值越来越大,并不断被刷新。1945年,匈牙利的货币“平格”最大面值达到100万;1993年,南斯拉夫货币“第纳尔”的最大面值高达100亿;2009年,津巴布韦纸币的最大面值达到100万亿。

法国昂热大学经济学授约尔格·吉多·许尔斯曼撰写的《货币生产的理》一书,从德的角度探讨了通货膨的问题。

约尔格·吉多·许尔斯曼:

新的货币生产总是使最初的货币使用者受益,而使最的使用者受损。事实上在西方,最初的货币使用者是金融市场,即银行,还有大型投资企业。而受害者永远是僻居乡下、远离金融市场的普通民众。这是极不公正的现象。

哈耶克

货币理论大师哈耶克说:“货币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之一。”通货膨却剥夺了货币本的公平与正义。那么,通货膨如何伤害百姓?谁又是通货膨的受益者呢?通货膨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?

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发生的通货膨,可以告诉我们一切。

1918年1月18,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,德国战败。战胜国联德国给予战赔偿,并将赔偿的要签订在《凡尔赛条约》中。当《凡尔赛条约》的内容在德国公布时,整个国家都陷入了震惊和愤怒。

德国将失去1/8的领土,大量煤矿被割让给法国,德国军队将被裁至不超过10万人,莱茵河两岸永远非军事化。

作为战争的发起者,德国还要为自己的失败付出1 32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,这相当于4万多吨黄金。这笔巨债会不会让德国走上绝路?这在当时的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,在德国,对于条约的反应达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。

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授卡尔-路德维希·赫尔特弗雷里希:

看看他们都对德国做了些什么!这对我们是不公平的!那时候我们被设了敦最通牒,我们没有机会去谈判。

黄金换铁的告示

巨额赔款就像一枚青果,让整个德国难以下咽,况且战争本已经耗费巨大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,处于一个以黄金换铁的时代。德国政府发布告示,号召百姓把黄金捐赠给政府,以此筹集资金来制造战争用品,捐赠人将得到一块铁牌,或者是一铁制的链子。

德国货币收藏家艾伯哈德·乌勒:

人们对铁牌表现出很大的热情。拥有铁牌的人会觉得很自豪,他们把铁牌戴在恃牵,以每个人都能看到。“,这个人戴了一块铁牌,他已经向皇帝捐献了他的黄金”。人们对此到极为自豪。

艾伯哈德·乌勒在镇上小有名气,因为他收藏了德国面值最大的货币。

大额的货币源自于《凡尔赛条约》。

约翰·梅纳德·凯恩斯

1919年11月,剑桥大学年师约翰·梅纳德·凯恩斯对《凡尔赛条约》提出质疑,他出版了《和平的经济果》一书,从此在经济学界声名鹊起。凯恩斯在书中写:“想从德国‘挤’,首先得让它活着。”

凯恩斯担心各国从德国索要的赔偿太多,超出德国自的能,以致酿成更大的悲剧。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把苦果带给了别的国家,自苦也在不断升级。

德国鲁尔区是东西欧之间往来的核心地带,也是北欧通向中欧、南欧的捷通。莱茵河与鲁尔河编织起发达的通,与铁路和公路通一起,为这里的能源开发提供高效的运输系。

鲁尔区是德国工业的龙头,这里的煤炭占德国煤炭总量的3/4,曾经创造了德国40%的国民生产总值。1919年,《凡尔赛条约》要德国用鲁尔区的煤炭向法国作出赔偿。1923年1月10,法国、比利时的10万联军占领鲁尔区,理由是德国没有按时赔款。

德国鲁尔区

鲁尔区已经被占领,德国还有什么可以拿来赔偿的呢?无钱可还的德国政府开了印钞机,这是由30多家纸厂、133家印刷厂、1 783台印钞机组成的庞大的生产线。

德国鲁尔区博物馆研究员索科尔·费尔科尔纳:

政府作出的回应是全面开印刷机,市场上的货币开始膨,目的是资助人们起义,也就是人们说的消极抵抗。这导致了1923~1924年的恶通货膨

100万马克面值钞票

1922年,德国印发了1万亿马克;1923年的6个月,德国印发了17万亿马克。政府为了化解一个危机而出台的货币政策,却为另一个危机埋下了种子。

艾伯哈德·乌勒:

德国有意通过通货膨——这次通货膨是故意造成的,而不是出于疏忽——来摆脱战争赔款。

克里斯托夫·库珀:

德国政府和央行都认为,应对公共债务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行某种程度的通

印发钞票解决了赔款问题,但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。到1923年12月,德国的物价比4年上升了4 800亿倍,生活必需品均以10亿为单位定价:1公斤黄油的价格为2 500亿马克,1斤熏的价格为1 800亿马克。

在此期间,美元与马克的汇率从1∶5.8上涨为1∶42 000亿。德国创造了金融史上通货膨的世界纪录。

卡尔–路德维希·赫尔特弗雷里希:

所有人都想马上摆脱货币贬值的速度。比如有人会去酒吧点上一杯啤酒,务员为他端上啤酒,还没等喝上一,他又点了第二杯啤酒,因为就在他喝第一杯啤酒时,啤酒的价格已经上涨了。

工人们拿着皮箱装工资,成箱的马克却毫无价值。孩子们用成的钞票堆积木,女们用钞票点火做饭,黑市上商品的价格奇高无比,德国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,还债之然无存。

1923年11月,一个年人在慕尼黑的啤酒馆发,他号召民众毁《凡尔赛条约》,挽救德意志民族。这个年夫·希特勒,他写一本名为《我的奋斗》的书,在书中第一次公开表达了独裁的望。

德国政府镇定沉着地继续印发这些废纸,因为一旦鸿止印发,德国政府就完蛋了。如果受惊的人民注意到,他们即使有几十亿马克,也只有挨饿的份儿,那他们一定会得出这个结论:我们不能再听命于一个欺骗民众的国家了,我们需要独裁。

德国的媒和公众认为,德国已经不能依靠原有的社会秩序重建家园,他们将通货膨归因于政府的弱无能,要德国建立强有的政府,这为希特勒纳粹独裁主张的兴起提供了土壤。

克里斯托夫·库珀:

带来的社会问题使得德国政府难以挽回民众的信心,特别是德国中产阶级,即那些有一定现金或者是债权储蓄的德国人。实际上,这些人的储蓄基本一夜蒸发了。

(19 / 34)
货币

货币

作者:《货币》纪录片主创团队 类型:虚拟网游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